导航| 欢迎访问商讯网
数码要闻
当前位置: 商讯网 > 数码要闻 >

兰亭序就是高度的程式化(组图)


投稿: admin  2013-10-24 08:24:15  来源: 福建日报 我要评论(0 ) 访问次数 
徐东树说,自己用了很长时间才明白,书法对他意味着什么—受父兄影响开始练字是一方面,但是读书才是根本。
兰亭序就是高度的程式化
兰亭序就是高度的程式化

  徐东树说,自己用了很长时间才明白,书法对他意味着什么—受父兄影响开始练字是一方面,但是读书才是根本。

  “除了读文学、戏曲,我还读美术史,包括研究中国传统工艺,找来找去,我觉得中国文人找到了一套应对艺术、应对生活、应对人生的方式。”这个方式,隐藏在传统中,书法是他用来表达它的语言。

  “现代人一谈"程式化"就心虚,这是失掉文化自信的表现。”在徐东树眼里,《兰亭序》不仅仅是《兰亭序》,在那里人们可以找到精神家园。“它给我们一个基本的法则,同时这套程式又能衍生出无尽的变化。”对于为何坚持写“二王”行书,从徐东树的话中,旁人可以窥见几分答案。

  比如,他个人非常喜爱那副喻森写东坡的对子(左一)。借着东坡,说有形的物质反而虚幻、不长久,只有看不见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才有时空穿透力。对子里,有5个“無”,包括“肴”在内,则有6个“有”,写起来很有挑战性。"無"跟"有"都要有变化,而且变化要自然”,他说自己需要一个酝酿的过程,“在心底过一遍又一遍,然后找一个轻松的时刻,一口气写下来”,“再写就肯定不是这个感觉”。

  说起创作手记,徐东树总是聊兴大发。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他把“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故人”二字,跟落款写到了一起(左二)。“这种作品,一看就属于写得特别有兴致的,写得很爽,到这里写不下了,所以……”就算只是试笔试纸,写得喜欢了,他也不舍得扔掉。他解释说,自己之前写王维的诗都很“斯文”,但这首不一样,“是种喝醉的豪放,不醉不归啊,非常的爽”。

  这样的爽快,徐东树从《兰亭序》中读懂,从白先勇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中体会。“为什么一种体裁能衍生万千变化?中国艺术的精髓,首先是表达者拥有很好的艺术语言。没有语言的所谓纯艺术,我是反对的。”他说,《牡丹亭》的全球巡演,征服了西方口味最刁钻的评论家,让看惯了莎剧的观众当场流下眼泪。“用最严格的程式化,表达最丰富的情感或者状态”,昆曲与西方观众的沟通,在徐东树看来,没有一点问题。如果表达不好,不是程式语言本身的问题,一定是表达者的问题—“没有在共性基础和个性发展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对个展的效果,他颇为自信—“我这一招用得好,也可以很多变化,就像令狐冲跟风清扬学剑”,最后是一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但要达到那样的高度,徐东树觉得,还需要人生的积累。“人的身体,是世界上最有潜力、最复杂的体系,本身就充满了未知和变化。但你仍然需要不断学习,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他坚持,艺术家要时刻处在鲜活的状态中,“饱满的人生才有饱满的艺术”。

  若不鲜活,又怎么突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抑或是精神世界的自我丰富。”徐东树特别佩服“能口生莲花”的康德,虽然后者一辈子都待在一个小镇上,但西方哲人每时每刻都在积累自己,用最简朴刻板的生活,打了一口最深最广的井。这,恰恰也符合徐东树所追求的东方文化传统中求学问道的精神。

  人物名片>>

  徐东树,福建安溪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后。其系列论文《周代工艺制度研究》,曾获得201 1年福建省政府颁发的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分类: 数码要闻   关键词
分享到:  
20.9K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热门标签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