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商讯

广施圣德 大愿大行
——赏析中国佛教圣地(峨眉山)金银纪念币1公斤金币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在唐代诗人李白这首盛赞峨眉山的诗中,“仙山”两字点明了峨眉山是佛教名山。古往今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峨眉山千百年来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
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和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供奉着佛教的四大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峨眉山是普贤菩萨应化之地,主要崇奉普贤大士,为普贤菩萨的道场。普贤菩萨名声远播,广有信众,菩萨因山而兴盛,山因菩萨而扬名。据佛经载,普贤与文殊同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文殊表“智”,普贤表“德”。普贤菩萨广修十种行愿,又称“十大愿王”,因此赢得“大行普贤”的尊号。普贤菩萨形像总是身骑六牙白象,作为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
关于峨眉山与普贤菩萨的渊源,根据旧的《峨眉山志》记载,汉明帝时甲子年间,里人蒲公采药,见到麋鹿的足迹像莲花一样,就向当时在峨眉山修行的一位高僧千岁宝掌和尚请问,这位高僧也不敢确定,就让他到洛阳请问摩腾、法兰二位尊者。法兰告诉他:《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有文,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者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与其眷属三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所谓贤胜,就是普贤。蒲公回去后,就建普光殿,供养普贤菩萨像。普贤在峨眉山示现就始于这个传说。(供稿:海南宝通金行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商讯网热点
商讯网最新原创
栏目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