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来袭,财会行业受冲击,智能财会人才培养成重任
近年来,国家瞄准人工智能核心研究领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政策。如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若干发展阶段目标;2019年3月,《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发布,提出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
新技术带来新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思考。随着人工智能或者机器人不断地被应用于财务工作场景当中,这使得未来财务的工作体系可能是一个混合模式。当替代正在逐步发生,对于现在或是未来想从事财会行业的人员来说,应该如何适应新环境,并努力保证自己的“饭碗”不被机器人抢走?
对此智能财会研究院的研究员表示,财会从业人员需求主动适应趋势的发展,要从传统的财会人员思维转变为管理财会的思维。此前财政部曾发布相关文件指出要引导财会人员不断提高专业判断和分析能力,有效参与经营管理和决策,所以财会人员的管理能力、分析能力才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他还提到,高校的财会教育也要跟上脚步,应设置智能财会相关专业,对教师来说也应该做好人工智能知识的更新储备,才能适应行业发展带来的教学变化,从而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以保持核心竞争力。而这也是他们成立智能财会研究院的初衷之一,便是培养中国智能财务发展的师资力量与人才。
据其介绍,智能财会研究院专注于“人工智能+财会”领域的研究,立志打造中国智能财会第一智库,为国家与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以此推动中国智能财会理论研究与发展,培养中国智能财会发展的师资力量与优秀人才。研究院已拥有一批以会计学术领军人才和实践专家为主体的研究团队。其团队已经在持续开展人工智能、智能财会的学术前沿和实务应用研究,持续整理和发布有价值的研究内容并定期汇总。
此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已经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提出依托“双一流”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内涵,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
据悉,智能财会研究院已经积极响应,目前正在与部分高校开展智能财会学科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