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欢迎访问商讯网
综合商讯
当前位置: 商讯网 > 综合商讯 >

进化还是恶化?“垂直于人际的匿名社交”来了!


投稿: bjrx  2015-01-30 12:09:48  来源:  我要评论(0 ) 访问次数 
   从国外已获千万美元级投资的“Whisper”、“Secret”到国内的“无秘”、“乌鸦”……2014年的匿名社交市场可谓百花齐放、不亦乐乎。一把轰轰烈烈的社交革新野火似乎正滚滚而来,大有汹涌燎原之势。但时至今日,即便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亦不难看出,各类匿名社交应用在匆匆火了一把之后,其功能同质化、信息结构单一的现象已日渐彰显。虽然部分应用在“公司”“学校”等信息圈层上也做出了积极的拓展,但除此之外,从差异化开发、可读性建设到用户关系搭建,各家匿名应用近来的表现似乎乏善可陈,除了Secret的影子,还是Secret的影子……而剩下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的,似乎只有甚嚣尘上的“匿名爆料”“私隐秘密”“不为人知”……等大尺度宣传口号了。即便暂时撇开“负能量”“隐私雷区”等质疑不谈,面对匿名社交领域内容结构单一、相关性日益下降的局面,新鲜劲过后的疲惫用户群体是否还有足够的好奇心来继续推动匿名社交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匿名交往内容是否只能停留在窥私、爆料?在匿名的名义下,是否可以找到一种除吐槽宣泄之外,更直接、更纯粹、更诚意、更具价值的社交关系?如国外市场最近上线的Truth,其主打也是匿名,但Truth尝试将所有交互更纯粹地界定为私人交流,类似匿名版短信,只是每个信息都以“The truth is..”为开头。而最近一直在玩的一款国内匿名社交应用“友言”(www.youyan.me ),则似乎在发掘人与人的直接关系上更为执着和激进。
 
    友言对自己定义为“朋友间的匿名说说 . 垂直于人际的匿名社交”,那么,何为垂直于人际的匿名社交?首次使用友言,笔者就惊讶地发现,所有的匿名信息流转中都存在一个目标人物,虽然信息发布者是匿名的,但目标人物是完全公开的!也就是说,如果某天我在友言上对我的同事小白发表了一个匿名消息,如“我恨你”,那么,我的所有朋友/同事,以及小白的所有朋友/同事,都将收到本次信息推送,即“X年X月X日,某人对[小白]说:我恨你”……虽然大家不知道“某人”是谁,但“小白”在本次传播中是完全“透明”的,所有认识小白的人看到消息后,将产生千奇百怪的反应和各自不同的解读!
 
    如此一来,每一次的“匿名说说”都将可能引发一场“轩然大波”。不难理解,这正是友言所推崇的“垂直于人际”的内涵。虽然笔者私以为定义成“垂直于个人”会比“垂直于人际”更准确易懂,但不可否认,这个“垂直”正是该款应用与其它匿名社交产品最大的区别所在。且不论这种创新的前景有多大,就产品本身而言,笔者认为至少以下几点值得引起同行的思考:
 
    1. 当匿名消息捆绑上一个人物标签之后,似乎使得原本摸不着头绪的匿名内容变得更有滋味了、可读性更强了;
 
    2. 可按人物角色对原本零散的、流水式的匿名消息进行更有价值的沉淀。如,友言上可以在“朋友主页”中聚合查看某人相关的所有匿名信息,非常直观;
 
    3. 每个人都会更在意“别人对我说了些什么”,友言结构使得点对点的针对性用户传播成为可能,如配合短信通知等手段,有机会迅速扩大用户群体。
 
    然而也必须注意到,将原本隐晦的匿名消息关联到一个个具体的社会人物之上,不可谓不是一步险棋。这样的机制是否会让原本就为人诟病的匿名信息生态圈更为恶化?当每一条匿名消息都有了明确的指向性,谣言、谩骂、爆料……等负能量因子岂非如虎添翼?这样的前提之下,如何保证内容的健康循环以及产品的良性发展?
 
    通过QQ,笔者辗转联系上了友言的运营负责人Gabriel,G坦言:“友言的结构的确具备更多的可能性、以及更大的破坏力”“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同为匿名社交,但与Secret、无秘…等常规匿名应用在APP Store中的'待遇'完全不同,友言的限制等级被苹果核定为最高等级,用户必须17岁以上方可下载……”
 
    “估计我们被市场的驳回次数是最多的,似乎大家都觉得友言'很可怕'?……”起这些,G的字里行间也显得相当无奈。但谈到内容导向,Gabriel则似乎信心十足,他认为,友言中“对某位朋友匿名说说”的模式,反而恰恰最不易让人产生作恶动机。
 
    “大多数人会把它当成一种直面他人的倾诉,虽然内容是公开的,但对于发布者,首先满足的一种迫切的交流需要”
 
    “正因为具备这样的'交谈感',友言更有可能被用来表达一份说不出口的爱意、一个默默的鼓励或关心、一次压抑已久的道歉、一个真心实意的提醒……而不是用来谩骂和攻击”
 
    “我们希望用户打开友言,并非藏于阴暗处窥私八卦,而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他人,更真实地表达自己” Gabriel如是说。
 
    笔者注意到友言的产品介绍中有这么一句话“告别熟人间渐渐无话可说,告别朋友圈日益虚伪做作,让小伙伴们的沟通彻底回归轻松和诚意”。是啊,在手机通讯录越来越长、“好友”越来越多、知心朋友却渺渺难求的今天,匿名社交产品群是否最终能够生存下来,并担起“让沟通回归”的大任?而所谓“垂直于人际”的匿名社交,究竟是某种进化?还是生态恶化?是一个噱头?还是一种真诚?将为网络社交带来一次飞跃?或是灾难?我们拭目以待。
分类: 综合商讯   关键词社交人际还是
分享到:  
20.9K
栏目导航
热门标签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