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欢迎访问商讯网
业界资讯
当前位置: 商讯网 > 业界资讯 >

未来学家力挺“办公室消亡论” 云办公竟是导火索?


投稿: adg  2015-07-10 09:54:41  来源:  我要评论(0 ) 访问次数 
  再过50年,未来职场会是怎样一幅图景?一大波未来学家预测:未来总部的大办公室将消亡,公司周边地点远程办公的员工和承包商将迅速上位。另一批科学家预测:机器人将替代人力,成为最主要的劳动力。鉴于电影《终结者》后,人类对于机器文明的深度反思以及日前甚嚣尘上的德国“机器人事故”,机器与人力之争暂且抛在一边,重点谈谈“办公室消亡论”,因为笔者发现:这一预测的很多征兆已经抬头。

  从远程到云端:固定办公空间正逐渐萎缩

  眼看着房地产业泡沫越来越多,成交热度大幅回落,利润空间压缩得所剩无几,房地产商们纷纷摇头,表示这几年这生意越来越不好做。

  不是人口基数在减少,也不是消费水平有降低,绞尽脑汁,房地产商们找到一个潜在的“导火索”:难不成是远程办公和云端办公在作祟?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企业人力成本持续走高。日前有媒体报道,2015深圳社保缴费基数调整为6054元,普通员工掐指对比,想的是如何赶超,而企业最想叫停的莫过于薪金涨幅。“人才”是企业最大的增值资产,工资不能降,要想节约成本,只能在固定资产上花心思。这方面,办公室面积首当其冲。前些日子华人首富李嘉诚大量抛售上海写字楼和广州大型商场等某种程度上或也是出于这层考虑。

  以往办公面积是衡量企业实力的一项硬性指标,不过眼下很多企业已经不讲究那一套。开会,可以远程视频会议;办公,可以在线操作;外出,云端资源共享,丝毫不影响工作效率,2014年推出的dayHR连员工组织管理、考勤、绩效、培训都可以在移动端或云端处理,无需维护人员、无需安装软件硬件、安全性堪比银行、连升级都自动化了,这样一来,盘下偌大的办公面积还有多大意义?够用就足以。省下的运营成本、维护成本、办公室租赁成本,完全可以用到更多实处,比如猎才、推广、改善福利。云端部署对办公室的冲击,更多基于企业本身的考虑。

  从纸质到指尖:流程办公有秩序、无死角

  如果说节约企业运营成本是阻碍办公室扩张的“绊脚石”,那么办公流程的简化与移动化则给了盲目扩张办公空间以“致命一击”,因为某一天,人们发觉:纸质审批不仅已经out(落伍),还被kick out (踢出局);繁琐的流程不需要拐弯抹角,基于同一平台,流程审批与实施可以一步到位,而且公开透明,真正实现“无死角”,灵活、高效、自由、轻松的办公环境油然而生。

  以流程审批为例,以往项目立项,如果涉及部门多,行政、采购、研发、品质、生产、总经办等都要走一遭,七折八转,遇上负责人外出、在岗不在位或中途打回等突发情况,一天下来也不一定能搞定。这不仅是对人力的极大浪费,也容易耽误时间,贻误商机。入职员工的转正、考核、培训等传统的走流程也让不少HR头疼。其实这些在dayHR上都可以迎刃而解。全员化的平台布局,使得企业内部流程审批等可以在第一时间传达并处理,不管是CEO、高管、经理人、HR还是普通与员工,只需登陆云平台,不管身在何处,途中遇上何种突发情况,都可以责任到人,快速高效得到解决。纸质到指尖的变革,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变革,也是打破时空限制的典型标志。

  从“朝九晚五”到碎片化办公:办公室形同虚设

  “身在曹营心在汉”,坐在办公室却“不在状态”,这样的光景成为流行的“办公室病”,容易传染,而且即使治愈也很容易复发。

  为了防止员工消极怠工,企业想了不少法子。朝九晚五的考勤打卡是时间上的管控,相互监督+领导盘查+视频监控,是基本思路也是无奈之选。早期还有企业采用企业局域网的方法,试图与外界隔离,以保障职员不开小差,不泄露企业机密。效果好不好很难说,不过在新生代员工主力军8090乃至Z一代来看,这等措施并不奏效,也相当引人反感。再加上本身现在出外勤、跑业务的现象本身很普遍,传统的办公室管理法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如何缓解企业危机?很多企业转而将时间管理法变为对工作完成度、任务达标率的考核,而碎片化办公模式的出炉,正好满足了这一诉求。

  碎片化办公立足于工作内容的及时响应和完成,所以在时间上更有弹性,应对方式也更为灵活。如何实现?云端办公与移动办公就看准的就是这一大商机。以dayHR为例,基于移动互联、云计算和SaaS服务的dayHR支持云端办公,即使不在办公室,进入云平台同样可以处理工作内容,还能对全公司事务进行宏观把控;移动端具有通讯社交、请假补签、移动考勤、工资查询、工作圈等模块,公司公告、最新动态、各项事务一目了然。在这两者的“挟持”下,办公室几乎沦为摆设。即使不会消亡,在功能上也可等同于“名存实亡”。基于以上三点,未来学家的“办公室消亡论”或许并非危言耸听。

  除了未来学家,2015年谷歌执行长佩吉也对未来职场的“非典型工作型态”进行了探讨,其中包括工作时间缩短、工作方式机器人化、兼职模式等。就此来看,也许“办公室消亡论”引发的不是房地产商的危机,而是企业发展的新契机。

分享到:  
20.9K
栏目导航
热门标签
图片推荐